訪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沈飛“羅陽青年突擊隊”隊員——
立志航空報國,奮戰攻堅一線
田芳在工作中。 |
王剛的肖像照。 |
孫志強在車間檢查儀器設備。 |
方文墨在進行測量工作。 |
空中翱翔的殲—15。 |
10年前,一位英雄倒在了勝利時刻。10年來,他的精神不斷激發出奮進的力量。
2012年11月23日,中國第一代艦載戰斗機殲—15騰空而起、成功降落,令世界矚目。兩天后,殲—15艦載機研制現場總指揮、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沈飛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羅陽卻突發疾病、不幸殉職。
英雄逝去,精神長存。10年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全系統累計成立1.5萬余支“羅陽青年突擊隊”,覆蓋科研、生產、試驗、試飛、服務保障、疫情防控等各個崗位,共有37萬余人次參加,有力推動了各型航空武器裝備的科研生產進程。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沈飛公司累計成立1969支“羅陽青年突擊隊”,在羅陽戰斗過的地方,隊員們擎起航空報國的旗幟,扎根航空裝備研制一線,攻堅克難、建功立業。近日,4位隊員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講述了如何讓青春在建設航空強國的火熱實踐中綻放光芒。
方文墨——
把小事做到極致
20年前,一名身高1.88米的大個子走到機床前,引得旁邊老師傅直搖頭:“這個頭兒,和操作臺高度不匹配,干鉗工估摸干不出什么名堂。”
用了10年時間,這名大個子奪得了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鉗工冠軍。他還創造了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精度——“文墨精度”。他就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首席技能專家、沈飛公司標準件中心鉗工方文墨。
方文墨出生于遼寧省沈陽市一個工人家庭。19歲時,他從技校畢業,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分配到沈飛公司工作。
方文墨所在的分廠承擔著為飛機操控系統加工零件的重要任務。飛機要安全飛行,一個鉚釘都不能出問題。從工作第一天開始,方文墨就立志“做全國最好的鉗工”。他把家里的陽臺改造成工作室,一有時間就埋頭苦練。酷暑時節,汗珠順著他的頭發滴落,衣服被汗水浸透。他專注于手中的零件,常常10多個小時不吃飯,只靠喝水補充體力。正常情況下,鉗工一年大約會換10把銼刀,方文墨一年卻換了200多把。
教科書上手工銼削精度的極限是0.01毫米,而方文墨的加工精度能達到0.003毫米,相當于頭發絲直徑的1/25,被稱為“文墨精度”。
這樣的精度,是如何做到的?“精密加工過程,是靠著平時的勤學苦練,掌握一定的肌肉記憶后才能完成,我們把這項技能叫作‘人刀合一’。”方文墨告訴記者。
2013年,沈飛公司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個班組——“文墨班”,這讓方文墨感到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一次,廠里把一項緊急加工任務交給“文墨班”,這個任務難度大、風險高,加工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導致零件報廢。
正當大家一籌莫展之際,方文墨當機立斷,把自己正在攻關的一項技術成果“移植”到此次加工任務中。制訂方案、方案評估、開展論證……數十輪攻關后,方文墨帶領大家確定了最佳加工參數,試制件一次加工成型。最終,總體任務比預計工期提前5天完成。
方文墨是第一批“羅陽青年突擊隊”隊員,“文墨班”的許多成員也陸續加入了突擊隊。在沈飛公司標準件廠二樓的練功室內,操作臺下的木質地板被腳印磨白了,旁邊的不銹鋼工作臺上留下一處處汗漬。“文墨班”成員就是在這里苦練鉗工技能。
憑借精湛技藝,“文墨班”成了全公司的“排障特種部隊”。有一次,沈飛公司成品件廠來了二三十人,他們拿著兩個裝配不上的部件,搞不明白問題出在哪。“文墨班”的楊國心站了出來,經過詳細診斷和銼制,他和同事用了不到2個小時就把問題解決了。
10年間,“文墨班”攻關課題150余項、協調工藝問題40余個,破解了一批航空產品高精度加工難題。方文墨常說:“把產品當作工藝品去對待,把職業當作事業去看待,把小事做到極致,每個人都會成為大國工匠。”
王剛——
專治“疑難雜癥”
他加工的鋁片能達到薄如A4紙般的0.1毫米;他加工的銑床銑削達到0.005毫米;他的小孔鉸削技術能達到0.002毫米的精度極限……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首席技能專家、沈飛公司數控加工廠銑工王剛,工作20多年來不斷挑戰技術極限。
王剛在沈陽飛機制造廠邊長大,經常奔跑著追逐天空中飛機的軌跡,稚嫩的心里逐漸萌生出“航空夢”。1999年,從沈飛技校畢業的王剛,如愿以償進入沈飛公司,成為一名銑工。他每天早上提前一小時到崗,刻苦鉆研技術,很快成為了技術能手。
在一次交流會上,王剛得知,國外一家公司能實現最小加工壁厚0.25毫米的精加工,而當時沈飛公司只能達到0.3毫米的精度。王剛心里暗暗較起勁來:“他們能做到,我們也能做到,而且要超過他們。”
緊接著,王剛開始進行緊鑼密鼓的加工實驗。近百次嘗試后,他把加工壁厚挑戰到只有0.1毫米。但王剛并不滿意,又經過不間歇的反復實驗,他迎來了自己技能新高度——銑床銑削加工的手工精度達0.005毫米。“只有苦心鉆研,勤加鍛煉,始終堅持精益求精,才能在平凡中創造神奇。”王剛向記者說。
憑借著絕活,王剛成為第一批“羅陽青年突擊隊”隊員。他癡迷于解難題,專治“疑難雜癥”,被稱為生產線上的“妙手神醫”。
有一次,某新研制的飛機進入最后裝配階段,安裝人員卻發現,連接軸就是插不進裝配套中,生產被迫停滯。在緊急關頭,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王剛。
王剛急匆匆趕到現場,徑直爬上高大的飛機機身,不時用手指敲擊零件并細致辨聽,最后,他的目光停在裝配套周邊區域的幾處零件上。他把這些零件做了簡單修整加工,終于,機翼與機身順利完成對接,戰機展現出威猛的外形。
20多年來,王剛帶動一大批青年職工成長成才。2010年,沈飛公司成立第一個以員工名字命名的班組——“王剛班”,承擔起大量攻關任務。2011年,沈飛公司又成立“王剛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室為科研生產提供技術保障,并對技能骨干進行深造培養。
田芳——
繃緊質量這根弦
在沈飛公司部裝廠,要問廠里唯一的一位女班長是誰,沒人不知道答案。一頭利落短發,一副黑框眼鏡,一身藍色工裝,胸前別著一枚黨員徽章,她是田芳——飛機鉚裝工高級技師、沈飛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班組長。
2004年,18歲的田芳以技校第一名的成績畢業,進入沈飛部裝廠,成為一名鉚裝工。“其實我在學校學的是鉗工,鉗工是單一工件的打磨、精修、加工,但鉚裝工需要把所有零件組裝在一起成為部件,屬于飛機裝配領域。”田芳告訴記者,為了離“造飛機”更近一些,她毅然接受了這個挑戰。
圖紙更為復雜、工具多達幾百種……面對以前從沒接觸的全新工作,田芳從理論知識到實際操作全面“補課”,白天跟著師傅邊干邊學,晚上下班后還要把筆記帶回家繼續消化,進行提煉和總結。就這樣,田芳很快掌握了工作要領,一般人從學徒工到獨立操作需要8個月到1年,她只花了3個月時間。2005年5月,田芳成為部件班班長。
田芳坦言:“作為一名女班長,年紀又比較小,說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她給自己定下小目標:成為生產線上的多面手。在一年半的時間里,田芳全面提升個人業務能力,掌握了全班工序。此后,無論班組里哪道程序遇到困難,她都能幫助處理。
有一次,在裝配某型機時,班組發現這種產品材料極其特殊,并沒有合適的加工刀具。田芳就帶領大家翻閱資料,挑選不同種類的工具,嘗試各種各樣的角度,終于解決了特制材料的制孔裝配問題。還有一次,一個重要部件無法安裝,若要重新回爐制造,成本高不說,還會耽誤生產節點。田芳主動向上級請纓:“讓我來試試。”她和工友們一起,將60多個零件全部分解出來,一一測量,再重新組裝,最終保質保量地完成了裝配任務,一個零件也沒有浪費。
對“羅陽青年突擊隊”成員田芳來說,處理急難險重任務是“家常便飯”。“其實,鉚裝的特點就是常常要處理各種裝配誤差,這份工作極其復雜,需要耐心、細致。”田芳說,面對棘手問題,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迎難而上,“生產節點和周期就是軍令狀,我不能讓生產停在我的手里。”
多年來,無論是來回搬運、反復安裝幾十斤重的零組件,還是為了完成型號任務連續加班幾個月,田芳從不退縮。在裝配生產線上工作18年,田芳始終繃緊質量這根弦,未出現過一次產品超差問題,優良品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是名副其實的“質量標兵”。她所帶領的班組,也分別在2015和2017年度兩次獲得“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
回首10年前,在殲—15研制中,田芳和團隊成員連續在單位吃住了好幾個月。一天晚上11時左右,殲—15艦載機研制現場總指揮羅陽看望大家。“我清楚地記得羅總在現場說的一句話:‘將來艦載機成功試飛,你們在場各位都是英雄!’”田芳說,這句話她一直銘記于心。在她看來,推動航空科技自立自強,離不開科技創新,也離不開工匠精神。未來,她還要帶動更多青年骨干參與進來,將技術創新落實到生產線上,打造出更多高精度產品,作出更大業績。
孫志強——
嘗到創新的甜頭
“空中沒有停車場,試飛沒有后悔藥。”熟悉孫志強的人都知道,他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作為沈飛公司的一名裝配工,孫志強主要負責飛機操縱系統安裝與調試工作。用他的話說,這份工作就好比飛機制造的神經外科醫生和循環內科大夫,一旦哪根電纜短路、導管堵塞,都會直接威脅飛行員和飛機的安全。
對待工作,孫志強嚴謹認真,多年來一直保持做記錄的好習慣。“我負責的電氣調試,有很多用目視方法檢驗不到的問題,除了使用測量儀器,也需要積累大量經驗。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每次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方便以后查閱。”孫志強說,起初只有他一個人在記,后來整個班組都養成了這個好習慣。現在,班組里每個人都有兩三本記錄本,遇到難題還能分享經驗。
36歲的孫志強已是工友眼中的“老師傅”。10多年來,他參與完成了多種型號國產戰斗機科研生產的課題攻關和技術攻關,總結提煉出7萬多字的講義和150多張手繪“零誤差裝配簡圖”。
阻尼件是艦載機獨有的一種桿類裝置,一直以來,阻尼件的安裝調試工作堪稱“老大難”。大家開玩笑地說:只要在廠房看到10個以上的人聚集,不用問,準是在安裝阻尼件。
為何這樣說?孫志強告訴記者,阻尼桿又重又長,約有200公斤,需要至少10個人以托舉方式來進行安裝調試。由于人力長時間托舉很累,隔一段時間得歇一會兒,因此一般需要1天才能裝上。同時,在調試過程中,需要測量行程數值,原本采用的目視手工畫線方式,效率和精度都很低。
面對這一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孫志強主動擔當作為。他帶領“羅陽青年突擊隊”成員現場查看阻尼件的原有裝配及調試流程,詳細記錄每個步驟的操作內容,充分聽取操作者的建議想法。收集完這些信息后,孫志強組織隊員進行了一場“頭腦風暴”:是否可以將手動劃線改為間接確定刻度?氣體的填充量怎么控制?經過激烈討論,他們提出引進“飛機阻尼件安裝調試駕車”以及“阻尼件緩沖支柱壓縮行程測量儀”兩種設備的設想。成員們發揮所長、協同作業,結合數模裝配仿真分析的創新方法,制造完成了駕車和測量儀。
在現場實踐中,操作者數量下降到3人,安裝的效率大大提高。“小試牛刀取得成功,讓我嘗到了創新的甜頭。”孫志強說。
孫志強堅持用工匠精神裝調一架架“大國重器”,2021年他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孫志強說:“每當看到自己參與制造的戰鷹神勇起降,我感到無比驕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