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心實現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如何看待2022年中國經濟表現?2023年經濟形勢怎么看?在12日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場“部長通道”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進行了回應。
康義表示,2022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達121萬億元,人均GDP達1.27萬美元;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僅上漲2%;城鎮調查失業率各月有所波動,年末降至5.5%;外匯儲備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
據介紹,2022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突破3萬億元,與GDP之比達到2.55%;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82.9%,比上年提高4.8個百分點;單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0.1%……
“去年面對復雜局面和困難,我們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沒有松懈,錨定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不動搖,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松勁,總體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康義說。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我國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之一: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
“我對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5%左右的增長預期目標充滿信心。”康義說,這信心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對經濟發展基本面的判斷,二是對今年兩個多月以來經濟運行基本態勢的觀察。
從中長期來看,我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明顯,勞動力供應充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
“國際國內很多專家學者、研究機構都在研究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對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的測算基本都在5%至6%之間。隨著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我國經濟增長有望向潛在增長水平回歸。”康義說。
從今年前兩個月情況看,市場預期正在改善,如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升至52.6%,一些國際組織和機構也調高了我國經濟增長預期。經濟指標出現好轉勢頭,如鐵路貨運量、發電量、人民幣貸款余額都平穩增長。
“但是中國經濟仍面臨較多不確定性,發展環境非常復雜,國內經濟運行還存在一些深層次、結構性的矛盾和問題。”康義說,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統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基礎性、綜合性工作。康義說,今年的統計工作主要是堅持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著力推進統計現代化改革。
“今年要組織實施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這次經濟普查將首次統籌開展投入產出調查,不僅僅是要調查清楚經濟總量和布局,把我們的‘家底’摸清楚,還要把結構弄清楚。”康義說。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