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有了‘建設圖’”系列解讀
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畫好美麗中國“工筆畫 ”
全面推進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施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業內人士表示,出臺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對于提升生態環境管理水平,促進美麗中國目標實現具有重要意義,恰逢其時。
科學治污 推進分區分類管控策略
當前,我國生態環保結構性壓力依然較大,生態環境改善基礎還不牢固,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
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副主任王亞男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是實現精準科學依法治污的迫切需要。通過科學化、精細化和智能化手段,根據不同區域特點,實施差異化管控,可以更科學、更系統、更精細開展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工作,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水平。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以‘問題識別-質量目標-分區管控-準入清單’為邏輯,建立從問題識別到解決方案的分區分類管控策略,助力精準科學治污。”王亞男說,通過環境評價,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壓力大、資源能源消耗強度高、污染物排放集中、生態破壞嚴重、環境風險高的區域為主體,把發展同保護矛盾突出的區域識別出來,銜接行政邊界,確定為生態環境重點管控單元,強化污染物排放管控和環境風險防控。
王亞男表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聚焦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制定針對性解決措施。“有針對性的集成整合相關要素分區管控要求和現行生態環境管理要求,提出優化空間布局、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加強污染物排放管控和環境風險防控的具體措施,因地制宜實施‘一單元一策略’精細化管理。”
綜合劃定 區分生態環境管控單元
《意見》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劃分為優先保護單元、重點管控單元和一般管控單元三類區域。
王亞男認為,分區的標準、關鍵技術和操作流程實現了規范管理,確保各省市的技術成果協調統一。
“優先保護單元完整利用生態保護紅線成果,疊加紅線以外法律法規明確要求保護的其他生態功能重要區域,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重要濕地、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一類區等。”王亞男說,重點管控單元以不同規劃期的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和資源約束為依據,分析區域內污染物排放和環境質量形勢,識別出環境質量改善壓力大、資源能源消耗強度高、污染物排放集中、生態破壞突出、環境風險高的區域進行重點管控。
“在此基礎上,銜接生態環境特征及管理要求、經濟社會特征、行政邊界和管理需求,將生態保護紅線及一般生態空間、水環境優先保護區、大氣環境優先保護區等綜合劃定為優先保護單元。”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毅建議,“將氣象水文條件不佳及污染排放集中、環境質量超標、環境風險較大的城鎮和工業園區等劃定為重點管控單元,其他區域劃定為一般管控單元。”
劉毅表示,初步完成劃分后,還要對生態環境管控單元與要素分區中優先保護和重點管控分區面積和比例、省市等不同空間尺度管控單元面積和比例進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多輪校核和反饋。
動態管控 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管控
“在充分尊重自然規律和區域差異的基礎上,應堅持生態優先,把該保護的區域劃出來。”王亞男表示,對每一個優先保護單元均編制了差別化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實施“一單元一策略”管理,保障生態功能,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王亞男認為,為實現精準管控,應在《意見》的基礎上,建立更新調整機制,提升成果時效性和針對性。對于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等依法依規調整的,優先保護單元進行同步更新,確保單元邊界的精準性。
“結合最新政策文件和跟蹤評估發現的問題及需求,動態更新優先保護單元不同生態功能屬性空間的管控要求,提升準入清單的針對性。”王亞男補充。
劉毅建議,應加快建立年度跟蹤和五年評估的技術框架與應用機制,規范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跟蹤評估的評價流程、評價指標與管理程序等。“明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動態更新、定期調整的一般情形、技術原則和技術規范要求,完善相關管理程序與審查機制,保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生命力。”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有了‘建設圖’”系列解讀
“明底線”“劃邊框”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