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熱點觀察
挑戰與機遇并存 多方聚焦“一帶一路”綠色投融資建設
人民網博鰲3月30日電 (記者黃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已十年有余,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綠色發展取得積極進展。當前,在綠色投融資方面主要面臨哪些困難和挑戰?各類金融機構應如何發揮各自優勢,投資綠色供應鏈和新興技術與產業?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舉行的“一帶一路”綠色投融資圓桌會議上,各方觀點得到充分表達。
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一帶一路”綠色投融資圓桌。人民網記者 黃鈺攝
“自提出以來,‘一帶一路’倡議經歷了非常快速和富有成果的發展。”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致辭時表示,“從2021年開始,‘一帶一路’的目標進一步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相結合,特別是在應對氣候危機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世界氣象組織近日發布的《2023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顯示,在平均情景下,要實現1.5℃的路徑,每年的氣候融資投資需要增長六倍以上,到2030年達到近9萬億美元,到2050年再增長到10萬億美元。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綠色投融資方面主要面臨哪些困難和挑戰?如何突破?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立足亞洲市場,分析了當前綠色投融資面臨的挑戰,包括進行綠色投資分類、打造更多有創新性的融資渠道、讓銀行和機構投資新興市場、銀行在日常業務中實現綠色發展等。
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周小川表示,在“一帶一路”可選擇的投資項目上,可以先易后難、先立后破。他認為,可以從電力系統突破,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這方面有很強的需求。“電力系統投放并不只是發展光伏、風能、水電等等,還要把電源系統和電網建設、儲能建設、未來電氣化的應用都連接起來。”
周小川建議,首先,要更好地運用激勵約束機制,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的動力。其次,要考慮多邊機構的改革,理清職能、搞清方向,同時也與國際上的商業投資、私人投資配合,共同解決零碳電力系統在“一帶一路”擴展投融資問題。最后,在零碳電力系統發展過程中,要加強貿易與投資的自由化,堅持多邊規則,反對保護主義。
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中,“促進綠色發展”行動明確,將落實“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到2030年為伙伴國開展10萬人次培訓。
“只有政府、國際組織、商業機構共同行動,才能動員更多資金促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綠色發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胡曉煉表示,一方面,相關國家要盡快兌現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明確的氣候資金的承諾;另一方面,多邊金融組織在動員全球資金,推動綠色發展方面的作用應進一步提升。
“綠色融資領域急需耐心資本的支持。”絲路基金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朱雋舉例說明,氫能、燃料電池等領域目前還處于市場導入期,收入和利用的規模整體比較有限,“需要長期的資本支持來幫助企業夯實業務基礎,渡過市場早期的‘死亡谷’,并且建立起自身的內生增長動能”。
“氣候變化的問題,不再是遙遠的、未來的問題,它是迫在眉睫的。”潘基文多次強調,“氣候危機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太重要、太緊迫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