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跨境電商廣闊空間
近來,我國跨境電商貿易持續穩定增長,成為推動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有生力量和企業轉型升級的新渠道。海關初步測算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跨境電商進出口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高于同期我國外貿整體增速6.2個百分點。
如今,隨著5G技術、大數據的廣泛運用,我國跨境電商產業蓬勃發展,國內一些外貿企業更易獲取國外訂單信息,實現了國內的服裝、化工產品、電子產品等商品“借船出!。我國需要的俄羅斯亞麻籽、巴西大豆、澳大利亞奶制品等優質商品也更易進入國內市場,更好地滿足了國內消費者多元化高品質的生活需求。越來越多的國內跨境電商企業進入國外市場,為用戶提供線上支付、免費配送、虛擬商城等一體式綜合服務。
不過,一些問題也是客觀存在的。例如,小批量、高頻率、碎片化的特征對于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有所制約。此外,主體能力也有待提升,融資渠道亟待拓寬。對此,應積極總結推廣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經驗,推動跨境電商與特色產業集群、物流樞紐融合發展,提升跨境電商貿易能級,努力拓展跨境電商經營主體新發展空間,實現“造船出!。
堅持試點引領,打造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先行區。鼓勵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基礎好、意愿強、前景廣的地區積極申報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推動全國16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在信息化建設、業務流程、監管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試,不斷催生外貿增長新動能,增強其輻射帶動能力。依托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等平臺,加快電子商務零售進口試點建設,拓展零售進口業務。加強貿易政策和財稅、金融、產業政策協同,更大力度暢通跨境電商領域融資,統籌用好現有資金渠道,對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商項目給予資金支持。鼓勵符合條件的地區申報進口商品落地加工試點,增加落地加工商品種類,制定重點產品目錄清單和統一標準,積極利用跨境電商賦能本地特色產業發展。
堅持產貿融合,推進跨境電商產業加快聚集。立足我國優勢特色產業,順應貿易數字化、綠色化趨勢,通過跨境電商賦能龍頭企業、零售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強化電子商務與生產制造、商貿流通、民生服務等傳統產業深度融合。開展“跨境電商+產業帶”培育工程,加快構建適應跨境電商發展需要的產業鏈和生態圈,打造集采購、加工、交易、配送等功能于一體的跨境電商產業集聚區。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鼓勵龍頭企業建立海外倉和生產基地,推動中小外貿企業“抱團出海”,支持跨境電商企業“借展出海”,實現全球化品牌戰略和供應鏈管理。
堅持政府引導,構建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的生態體系。為進一步強化跨境電商主體培育,各地各部門要持續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公共服務配套政策,進一步降低區內服務企業經營成本,提升監管便利化水平,吸引更多跨境電商相關企業和項目入駐。簡化跨境電商出口報關程序,形成線上線下協同運作模式,提升大宗商品配置效率。鼓勵國內跨境電商龍頭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支持各類主體有序布局海外流通設施,引導跨境電商主動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打造跨境電商自主品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